8年来,许德玲一直任克拉玛依市第十九小学培智班班主任,这个班的学生都是智障的孩子,她用满腔的爱让孩子们成长起来
在位于克拉玛依市白碱滩区的克拉玛依市第十九小学的校园里,有这样一个特殊教育班——培智班,里面的学生都是智障的孩子,最大的18岁,最小的9岁。自1994年开办以来,这里便不断接收着来自克拉玛依各地的智障孩子。
2001年,许德玲来培智班当班主任。当她第一次迈进这个特殊教育班时,班里没有正常班级里的吵闹和欢声笑语,只有弥漫在空气中的特殊的安静。有的孩子走路颤颤巍巍,有的不敢正视别人,有的口齿歪斜,还有的则低头将书页翻来覆去。“这是什么班?”做好了思想准备的许德玲还是被眼前的一幕惊呆了。
上课过程中,一个孩子不停地流着口水。这是一个哈萨克族小男孩,他四肢软弱无力,连笔都抓不起来。许德玲手把手地教他拿笔、写字,可小男孩练习几下就没了信心。口水顺着合不拢的嘴角流在许德玲手上、身上,孩子急得扭曲起来,鼻涕和口水打湿了许德玲的整个衣袖,最终,她放开了手。但下一次小男孩状态好时,她又会手把手地去教他。
大陈、小陈是对双胞胎兄弟,他们都是智障孩子。十几岁的他们,只会说两三个简单的词,为了教会他们说话,一句话或者一件事许德玲都会重复几千次。8岁来到培智班的小许各方面身体机能都正常,但就是不说话,父母当他是个哑巴。然而许德玲却发现小许有奇好的听力,因为老师让他们去上厕所、回座位,他准能第一个辨清。“是哑巴怎么会听到,不能放弃。”许德玲开始一遍遍地教他读、认、写。
见到许德玲对这帮孩子认真起来,其他正常班的老师纷纷劝说,学校又没有要求他们升学,即便他们学到了东西今后又能干什么?就别那么认真了。就连孩子的家长也对她讲:“把孩子送来并没有想让他们能学到谋生的知识,他们学不会也没关系,许老师您别这样认真了啊!”
许德玲是个执著的人,她依然针对每个孩子编着不同的教案,然后一点点灌输给孩子。
金金是个女孩,8岁进入培智班,因为智力障碍,家庭条件很优越的她自小极受父母宠爱,这也形成了她娇生惯养的个性。刚进入培智班时,爱干净的金金脾气很大,不许别的孩子碰自己的所有东西,时常会和其他孩子发生冲突,时间久了弄得每个孩子都很怕她。
金金爱干净,许德玲就在班里多多表扬她,让其他孩子从内心接受金金的好习惯。在一声声、一次次欢快的鼓掌声中,金金发现,自己受到了其他孩子的尊重,其他孩子发现,金金很容易开心地冲大家笑,距离就这样在无形之中拉近了。
她逐渐发现走进孩子们的心灵更重要,这成了她最大的愿望。
从教孩子们抓笔练习,到慢慢在本子上写出笔画,许德玲还得照顾这些孩子在校的起居。他们上厕所得一个个地领着去,看着他们方便完后,她又亲自给他们提好裤子。一次,一个男孩上课时拉到裤子里了,班里臭气熏天,其他孩子惊恐地冲出了教室。许德玲用手把这个孩子身上的脏物弄干净,又给他换上干净衣裤。
经历了太多类似的事情,个性要强的许德玲内心也曾有过脆弱。那是她刚进培智班,家人听说她教了这么一群孩子,觉得有些丢人。“又不是能力不强,让你带这样的孩子,我看过一段时间你也可能会变成弱智。”儿子的话刺痛着许德玲。一次在课堂上,许德玲头一次当着孩子的面默默地流泪。那一刻,每一滴都重得似乎要将肩膀一同连带着砸向大地,就在这时,一双小手伸向了她的面颊。爱就在孩子们的心中,孩子们如同天使般的爱让许德玲无比坚强起来。
这些在周围人甚至是在他们亲人眼中已经没有用的孩子,没有让许德玲失望。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大大增强,举手投足中流露出了和人交往的欲望;四肢无力孩子的自控力在增加,一本本整齐的作业本展示着他们的自信力;只会喊爸、妈、爷的孩子能用更多的词汇与家人交流了。而那贴满了墙壁的一幅幅绘画和手工作品,展现着孩子们丰富的内心世界。看到自己的孩子也能参加当地的各种文艺汇演,家长们落泪了。
2007年,许德玲被克拉玛依市评为“十五”扶残助残先进个人。
许德玲告诉我,智障孩子内心的爱一点也不亚于正常人,只要不嫌弃、不放弃、不抛弃,孩子们的心灵一定会插上爱的翅膀,从而助他们拥有更好的未来。